close

港珠澳大橋,重構粵港澳旅遊發展格局

粵港澳大灣區令人矚目的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已於2017年7月7日全線貫通,預計將在今年底或明年全面建成通車。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是全球最長的跨海大橋,連接香港、珠海、澳門,它不僅是粵港澳大灣區新地理標志,更是新時期中國國力和工程技術水平的象征,具有很高的旅遊吸引力。目前,大橋兩側的聯檢中心正在緊鑼密鼓的建造之中。大橋東島預留瞭旅遊開發空間,有待進一步置入旅遊功能。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將助力大灣區國傢戰略的實施,極大地改變粵港澳三地間旅遊流動方式,重構區域旅遊發展的格局。

□ 陳文傑 梁增賢

今年3月召開的全國人大十二屆五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瞭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戰略構想。粵港澳大灣區涉及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9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常住人口超過6600萬,流動人口規模超過3000萬,是全球人口規模最大的灣區之一。更為重要的是,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發展的規模和質量也是中國之最,粵港澳三地間的旅遊往來日益頻繁,旅遊產業互補性強,旅遊合作日益加深。2016年,中國內地居民訪港達5665.5萬人次,而香港居民訪問中國內地高達8106萬人次;中國內地居民訪澳2045萬人次,澳門居民訪問中國內地達到2350萬人次。以上的絕大部分訪客,都是雙向經由廣東訪問港澳或內地。與此同時,粵港澳大灣區也是中國居民出遊海外的客源地和出發地,每年有上千萬遊客通過香港國際機場、廣州白雲機場、深圳福田機場等三大國際機場以及香港、廣州和深圳三地的郵輪碼頭,出發前往國外旅遊。

港珠澳大橋落成開通後,粵港澳三地旅遊部門應該如何抓住機遇,進一步推進旅遊合作與發展成為業界關註的話題。

大橋構築“硬連接”,粵港澳聯手促進“軟連接”

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僅僅是實現三地間旅遊業的物理“硬連接”;而影響大橋實際效益發揮的關鍵,則是包括三地聯檢、簽證處理、通關時間、兩地牌照管理、過橋費用等一系列涉及交通、邊檢、通關、安全、保險、管理等“軟連接”。對於三地旅遊者而言,最重要的考慮則是通關時間和過橋費用。因此,未來多部門制定合理過橋價格,聯合檢查過關程序優化、加速顯得十分重要。

港珠澳大橋對區域旅遊影響主要集中在珠海、中山和江門西岸主要城市。大橋聯檢通關時間的長短,是影響遊客選擇出行路線的重要因素:當通關時長為10分鐘時,走港珠澳大橋會更節省時間,走陸路出行有絕對優勢;當通關時長為30分鐘時,陸路較現有水路已難顯優勢;當通關時長為增加至60分鐘時,除瞭珠海市及江門市的部分城區外,其他城區則大幅增加瞭所需時間。由此可見,大橋開通後,做好通關便利化,節約時間,方能發揮大橋的效用。

事實上,粵港澳三地間的旅遊合作,過去多年業已形成一些合作機制和便利政策,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有較多的瓶頸。例如,廣東省實施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擴大免簽力度,促進入境旅遊。然而,由於這項免簽政策客觀上存在申請提前期較長,申請後又容易受臨時管制而暫停等問題的困擾,加之旅行社圍繞這項政策沒有做足產品設計和市場推廣,也使得政策的實際效果並不如預期。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將使得該政策的實施有新機遇,旅遊產品的設計也有瞭新選擇。重要的是,三地要立足做大海外遊客的“蛋糕”,可通過“軟連接”爭取吸引更多海外遊客到香港,並轉道到包括澳門在內的珠江西岸旅遊,如通過共同設立問訊、服務專線、專櫃,聯合開辟聯通珠西、港澳的旅遊專線等方式,更好地服務來港澳和珠三角的外國遊客,以擴大海外的市場份額。

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開通,珠西旅遊迎來進一步發展,珠海在大灣區旅遊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無疑會提升。珠江西岸城市群乃至整個粵西城市都將迎來新的旅遊發展機遇。目前,大灣區廣東部分的旅遊組織中心是廣州和深圳,而珠海限於交通劣勢,其旅遊組織功能一直得不到發揮。大橋的開通,將促進五股旅遊流顯著增強:即香港本地居民到珠江西岸乃至粵西的旅遊流,外國人經由香港入境通過大橋到達珠江西岸城市的旅遊流,珠江西岸城市居民經由大橋訪港的旅遊流,珠江西岸城市乃至粵西居民經香港機場出發的旅遊流以及澳門居民經大橋訪港和經由香港機場出發的旅遊流。其中,前面四股旅遊流的增幅最大,且大多將經過珠廚房油煙處理海。由此可見,隨著珠海在大灣區的旅遊組織中心地位提升,將分擔一部分廣州和深圳的旅遊組織和集散功能。

因此,粵港澳三地旅行社聯動模式也會隨之調整:珠海旅行社的地接業務(主要是香港遊客和經由香港進入大陸的外國遊客)和組團業務(珠江西岸城市的香港遊以及經由香港的出國遊市場)將會增加;由於兩地牌照的限制和港珠澳大橋較高的通行成本(時間成本和費用成本),近期跟團出遊或通過珠海集散的團隊遊客流將大幅度增加;遠期隨著通關效率提高和通行成本降低,加之車輛限制的逐步放寬,自助遊將進一步增長;從香港機場出發的出境旅遊產品,將成為珠海、江門、中山等地旅行社的增長業務。

有鑒於此,珠海市應靜電除油煙機價格強化旅遊集散功能和組織功能建設,努力培育有帶動作用的“龍頭”旅行社。對不同交通間的接駁交通系統要考慮更加周全,做到快速通達主要相關城市和主要旅遊目的地、服務更加便利化、做到遊客聚得起、散得開。此外,珠海作為目的地和集散地,怎麼讓遊客留得下、玩得好也顯得更加緊迫。

旅遊開發需完善配套,區域內機場應合作共贏

港珠澳作為全球聞名的世紀工程,其地標性景觀和工程建設成就,將成為新的旅遊吸引物和賣點。根據課題組對各個城市本地居民的調研,75%的廣東受訪者考慮做一次經大橋去港澳的旅遊,而超過80%的港澳受訪者考慮經由大橋訪問廣東或香港。如果將港珠澳大橋開發為旅遊景點,79.2%的廣東人靜電除油機願意支付低於80元人民幣門票,87.3%的香港人願意支付80港幣(約67元人民幣),而81%的澳門人願意支付80澳門幣(約65元人民幣)。估計未來十年參觀港珠澳大橋的遊客總量可能達2000萬人次左右。

港珠澳大橋的旅遊吸引力,並不局限於其展現的建設規模和技術難度,還要從全球價值、國傢實力和地理意義三個層面去思考,統籌開發,綜合營銷。從全球價值看,港珠澳大橋有如土耳其伊斯坦佈爾橫跨歐亞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連接丹麥和瑞典兩國的厄勒海峽大橋,港珠澳大橋貫通全球經濟增長最快、規模最大的區域,具有很強的象征意義;在國內,其意義堪比當年的南京長江大橋,超過瞭目前的長江跨江通道、杭州灣跨海大橋和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從國傢實力看,港珠澳大橋建設的難度之大、規模之巨、工程之復雜,在全球來看也隻有中國具備這樣的綜合開發和建設能力,體現瞭新時期中國國力,是中國整體實力的象征。從地理意義看,港珠澳大橋完全可以作為大灣區的地理標志,是大灣區的象征。港珠澳大橋的旅遊開發,必須根據以上視角來組合產品,把這樣的信息轉達給遊客。

目前港珠澳大橋的旅遊功能考慮似嫌不夠,大橋如僅作為單一的觀光景點,不僅吸引力不足,也會影響遊覽體驗。可以充分利用目前的橋體、工程島(牛頭島)以及周邊海域,盡早策劃建設綜合性景區;為便利乘船到旅遊觀景平臺的遊客,可以研究建設遊船碼頭,統籌考慮推出陸路和海上結合的體驗產品。廣東省或珠海市旅遊部門也應重視開發大橋人工島旅遊項目,以及包括陸路和水上觀賞、遊覽大橋的產品。建議在大橋開通之前考慮周全,提前佈局,做好組合產品所需的各種配套,並爭取在大橋開通前將該產品推向市場,進行全球推廣。

香港、澳門和廣東已有旅遊部門、協會和個人提出建議,在港珠澳大橋開通前舉辦有區域或全球影響力的賽事活動,例如舉辦“握手粵港澳”三地半程馬拉松賽、“貫穿粵港澳”三地自行車賽等活動等,三地旅遊部門聯合進行全球推廣,既發揮大橋的旅遊作用,同時也增進三地間文化交流,更好地樹立世紀工程形象,擴大大橋在區域或全球的影響力,“引爆”港珠澳大橋效應。

大灣區目前有6個機場,分別是香港國際機場、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澳門國際機場、珠海金灣機場和惠州平潭機場。未來還將新建珠三角新幹線機場和擴建惠州平潭機場,這樣圍繞大灣區將會有7個機場。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開通以及未來深中通道、虎門二橋等跨江通道建成,大灣區將形成網絡狀環線,區域旅遊格局將重構,各城市的定位也將發生變化。在此背景下,粵港澳區域亟須明確各城市和機場的角色、功能、定位,以便區域內更好地協調發展,合作配合。

目前,區域內6個機場的競爭多於合作。其中,香港國際機場中遠程國際航線較多,航班頻密度高,服務質量好,2016年旅客吞吐量超過7000萬人次,位列全國第二,目前正計劃擴建第三跑道;廣州白雲機場增長迅速,航線快速擴大,2016年旅客吞吐量高達5973.2萬人次,位列全國第四,目前正在擴建第四、五跑道和第三航站樓;深圳寶安國際機場國內航線頻密,位列全國第八,目前已在增建T4航站樓,並計劃建設第三跑道;珠海金灣機場和澳門國際機場,2016年也分別實現瞭旅客吞吐量613萬人次和660萬人次。整個大灣區5大機場2016年實現瞭旅客吞吐量1.84億人次,航空市場在不斷做大的同時競爭也日趨激烈。大橋的開通,無疑會打破目前幾個機場間的競爭與合作格局,短期內香港機場會更加受益,澳門的航空市場有可能進一步被香港擠壓,白雲機場也可能從粵西被分流一部分客流。從大灣區未來整體發展考慮,未來7個機場各有優勢,建立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實現聯動及優勢互補。比如7個機場和基地航空公司重新定位,適當調整現有產品、航線和時段,更有效地利用空域,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避免惡性競爭;同時要推動彼此間開展互補合作,實現業務聯動,形成區域進出互補、客貨互補的局面,讓客人進出更方便、更加受惠,爭取做大區域客源“蛋糕”,最大程度發揮合作效益。

競合格局調整,大灣區旅遊業亟須升級

港珠澳大橋開通導致區域旅遊格局重構,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業亟須一次系統的轉型升級。珠海旅遊組織和集散中心地位的提升,勢必會影響廣州和深圳的組織和集散功能;珠江東西兩岸的旅遊企業和產品,也將直接參與港澳市場競爭;大規模的港澳客流的增長,更會刺激珠江西岸乃至整個粵西地區旅遊產品做出調整。

對於珠江西岸的旅遊產品而言,大橋開通後,香港與珠江西岸旅遊流的常態性頻繁往來增加。首先,珠江西岸亟須增加和提升旅遊吸引物,需要加大景區的建設力度和進度。其次,粵港澳三地間當日即可往返,過夜遊客短期波動會引致部分市場的增減,旅遊產品結構有必要加快調整。珠江西岸休閑度假、美食文化、鄉村旅遊等港澳市場需求增長,實際上也將倒逼其產品和服務升級。廣東酒店業是個成熟市場,應該逐步轉型升級,調整市場重心,除繼續發展商務會獎之外,還應重點發展與港澳產品具有顯著差異的休閑度假、溫泉養生、美食文化等產品。酒店的營銷推廣也應該適應港澳市場的習慣,加強與港澳相關企業和協會的合作,大力推動網絡營銷,加大海外市場拓展力度。

對於珠江西岸的大多城市而言,其在港澳遊客的心目中並沒有留下獨特個性印象,也沒有給海外遊客樹立鮮明的目的地形象。交通便捷對城市重塑個性提出瞭更高的要求。這既是這些城市的挑戰,也是發展的機會。珠海、中山、江門等城市要下力氣重塑形象,各城市要挖掘本土的風土文化,有獨特的創意,突出城市個性,讓遊客玩得舒適、玩得開心,住得下來,並留下難忘的記憶。像珠海的長隆海洋世界、海泉灣度假區都是很好的休閑產品,但下一步要註重挖掘其特有的海濱城市休閑文化;中山人文資源豐富,溫泉、美食也有特色,但近些年沒有明顯的升級,城市個性也不夠鮮明,宜盡快提上議事日程。江門距離相對遠一些,開平雕樓、赤坎古鎮、溫泉、美食都有特色,但市場現有產品組合不夠緊湊,其他人文資源挖掘不夠,給遊客的體驗感也有待提升。

港珠澳大橋的開通,亟須珠江西岸城市群政府和旅遊企業間加強合作,協同發展。大灣區各級政府應重視珠江西部合作大局,廣東省要牽好頭,推動珠海、中山、江門、陽江等市統一認識,做好協調工作,尤其要幫助西岸各市樹立起獨特的城市個性和鮮明的目的地形象;強化整個珠西區域的一體化產品組合、聯合市場推廣和營銷活動,大傢統一行動、形成合力,在大橋開通之前就有行動,先聲奪人,在開通之後有顯著效果,而且持續不斷開展下去。

要利用大橋開通的契機讓合作多年的粵港澳旅遊合作模式轉型升級,尤其要在聯合組合產品下功夫,爭取在“一程多站”的聯合推廣、加強區域合作提升對海外遊客的吸引力、促進72小時過境免簽證和144小時便利簽證政策推廣和落地等方面有突破。三地政府應針對特定群體(如大型會議展覽和商務活動)摸索經驗,共同研究合作開發電子推廣、電子簽證和通關便利的商務網絡,對同時到三地的商務會展和獎勵旅遊活動的客人,探索提供簽證資料一次錄入、多方共享、三地予以通關便利,總結提升後推廣到更多領域,增加合作,避免惡性競爭。商務會展客源消費層次高,對產品和服務要求也很高,建議三地聯合努力發展商務會展市場,開發並推出區域性商務會展產品,例如港澳舉辦會展,廣東商務考察、拓展訓練或考察工廠等。

“軟連接”需要政策支持

政策突破是下一步大灣區旅遊發展的重要推手。除瞭在物理建設的“硬連接”上下功夫,“軟連接”需要一系列政策支持。

首先,適度擴大珠江西岸城市“一簽多行”的適用范圍。根據《內地與香港建立更加緊密的經貿關系的安排》,廣東省的四個城市(東莞、中山、江門和佛山)的個人遊自2003年起開始推行,後來逐漸擴大適用范圍。港珠澳大橋開通後,珠江西岸與香港之間的聯系將更加緊密,目前“一簽多行”適用范圍較小,制約瞭珠江西岸市場的發展。未來可考慮適度擴大適用范圍,將“一簽多行”政策擴展至更多珠江西岸城市,以進一步促進珠西地區居民訪港遊客人數顯著增加。

其次,盡可能增加三地專營旅遊巴士配額,增加往來珠江西岸直通香港機場巴士,開通更多旅遊專線。大橋開通後,單純依靠兩地牌照的車輛實現港珠澳大橋的旅遊運輸,其輸送遊客數量能力有限,因而必須逐步增加三地專營旅遊巴士配額,開通更多旅遊專線。為瞭給珠江西岸帶來較大規模的客源,短期內以專營旅遊大巴車、旅遊專線為主;從長期看,自駕車旅遊需求將逐漸增長,可考慮有控制地逐步放寬香港自駕車到珠江西岸城市出遊。港珠澳大橋建成後,有必要增加直通香港機場巴士數量。

直通巴士及城市交通樞紐的配套,對連同效益和便捷化至關重要。建議珠海、江門、中山、陽江等城市及早行動,做好交通網絡配套的相關規劃、建設;往返香港機場、市區的直通巴士的頻密度將影響客人的選擇,故起步應適度超前;在旅遊旺季還可考慮增設季節性旅遊專線。港珠澳大橋建成後,各地還應該充分優化並用好粵港已有和即將建成的公路+水路+鐵路+航空立體交通網。大灣區環線遊可以整合多種交通,既不走回頭路,又能給遊客不同體驗,總體對廣東、對遊客都有利。因此,廣東應組織相關部門提前策劃,做好產品和服務並實施一定的優惠,以提升廣東在區域內的競爭力。

總之,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將促進做大整個大灣區旅遊“大蛋糕”,同時形成區域內有合作有競爭的態勢,刺激各地旅遊產品的轉型升級和旅遊企業的戰略調整,重構區域的旅遊格局。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對區域旅遊的發展利大於弊,而未來深中通道和虎門二橋的開通將進一步實現大灣區旅遊的網絡化格局,各個城市都有機會成為地區內的組織中心和集散中心。大灣區各城市間建立新型的協同發展關系很重要,大傢要從大灣區整體利益出發,確定各自發展方向和功能佈局,增進合作,避免惡性競爭。與此同時,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僅僅是實現瞭“硬連接”,而上述的“軟連接”,才是影響大橋實際效益發揮的關鍵。三地政府、協會組織和企業應致力於破解瓶頸,促進發展,推動大灣區旅遊的整體可持續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郭鵬)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arrow
arrow

    ryh130m6t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