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瞭不成為父母那樣的人,孩子選擇瞭死亡



紙城 CHAPTER



SonataInE Flat-Angela Hewitt

來自紙城

00:00 02:09

對某個社會某個國傢的人性程度的測量,一個最基本的準則是看他們如何對待孩子。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是我們最希望的自我。大多數時候,英國父母也覺得他們最瞭解孩子的利益,孩子是屬於他們的。所以,我要在小說的最開始,就引用英國《兒童法》裡的那句話:孩子的利益,是至高無上的。孩子的利益往往不一定是父母的利益。所以,我們需要有高於父母、高於宗教的獨立的法律來保護孩子的利益。有時候,父母親會做出對孩子非常有損害的決定,這時候,我們需要法庭來推倒父母的決定。



——麥克尤恩









麥克尤恩在《兒童法案》中向讀者展現瞭一個道德與法律的困境:到底是尊重宗教信仰、個人意志,還是應該堅持生命至上的原則?背負著文明社會的沉重枷鎖,人性的天平最終將向哪一邊傾斜?



黃昱寧:麥克尤恩的長篇小說都是和現實扣的非常緊,從國際政治到環境科學,到性觀念、宗教、法律,包括恐怖活動,幾乎涵蓋所有當代社會最關心的話題,《兒童法案》也是集中的表現這種現實的題材,這個故事的女主角是一個女法官,她本身也面臨很多傢庭問題,但是她碰到一個非常棘手的案件,故事是從這個案件開始的。實際上這個故事本身就是直接從現實來的,他從一個法官朋友那聽來的。小說裡最核心的案件是一個男孩,因為得白血病要輸血,可是他的傢裡信仰的宗教不能讓他輸血,不輸血他就要死,這樣的事情法官怎麼判,判瞭這個案子之後又會產生什麼樣的故事,整個小說在解決這樣的問題。









對於這種宗教,中國的讀者並不是太熟悉,對這種沖突也可能缺乏特別直接的感受,所以先讓陸老師給我們大體介紹一下這個故事誕生的背景。







法律並不是給人貼“好壞人”的標簽





陸建德:大傢如果到英國倫敦去參觀的話,會發現法律在英國的地位特別高。在英國讀法律特別困難,因為讀法律並不是學會給人貼標簽是好的、壞的,而是在很多非常難以界定的方面作出一個符合相關人利益的判斷。今天不知道有沒有中國法學界的人在,如果在的話對我們特別有啟發。因為中國人還是會把孩子當做私有財產,我小時候的一個同學,幾乎要被他的父母打死,那時候沒有人敢出面幹預,覺得孩子是父母的私產,父母怎麼打他就怎麼打,這方面的改變我們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麥克尤恩的這部小說《兒童法案》給瞭我們很好的范例。孩子也是我們社會的一員,起碼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之一,這個身份應該是在傢庭之上,但是我們有時候太強調傢這個觀念,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現在也是過份的強調傢,傢是要講的,但是除瞭傢,還有社會,這方面希望能夠通過這個小說引起有關人士的註意,這個太重要瞭。







中國對於法律議題的討論特別幼稚,而且也不善於討論,尤其是有很多跟政治追求有矛盾的,這個矛盾裡面應該先解決哪一個,應該怎麼做,這方面不是我們的習慣。我們文化裡面有些比較繁瑣的東西,判斷自己是好人壞人,在法律上也把它看的過於簡單,但是還牽扯到大量民事的法律,這個需要有法律智慧,這方面的智慧我們的培養非常不夠。你挑任何一個中國作傢,你要談非常復雜的道德議題,或者不講作傢,就是一般的寫作者,要去講一個復雜的道德問題,不一定講得好。這一點在英國小說裡面,他們不斷的進行這種探索。麥克尤恩就是這方面探索的先驅者,在當代來說。





作者伊恩 麥克尤恩





徐則臣:這個小說給我的感覺像導演拍片子一樣,一條過,也可能因為我們在這個語境下閱讀,有些事情,可能英國對很多東西的信仰相對來說比較絕對,而中國人對很多東西更容易妥協,變成瞭相對主義者。



台中商標註冊類別

台中註冊商標流程

所以我在想剛才陸老師談到的,可能讀這本書,的確是對英國的民族心理有一定的把握,理解起來可能更容易,否則一條過瞭,太快。





一部完美到缺乏開放性的小說





徐則臣:這個小說寫的堪稱完美,麥克尤恩本人作傢的意志,在這個小說裡執行的非常徹底,所以這個小說你基本看不到先例,也恰恰因為這個原因,作為一個讀者很痛苦,他要說的都說完瞭,你要看見的他都告訴你瞭,我在路上也想,如果讓我談這個小說,我該談什麼?我都找不到點。作為作傢的確很高明,作為讀者的確很痛苦的。







電影《兒童法案》的兩位實力派主演





因為他的小說就表現在幾個點,或者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會說這個小說跟作傢之間是劃一個等號的,作傢考慮到哪些、他考慮多深,在作品裡面就展示的有多深多寬。我希望像麥克尤恩前期的小說,比如《贖罪》、《天涯》那樣的小說,反而有一些空間作品大於作者,你在作品裡面看到的東西和角度,有些是超出作者的想象,因為有一些毛邊的東西、有一些開放的東西。這個小說寫的特別好,但是把小說寫的有點封閉瞭。



享受每個作傢不同年齡的變化



張悅然:這本小說總體上我還是挺喜歡的,我倒是覺得麥克尤恩在這本小說裡面做到的某種均勻的東西並不是他以前的小說裡面總是可以做到的。在每個作傢不同的年齡裡面,我們享受這個作傢在這個年齡裡面好的東西,但這個就明顯是麥克尤恩到瞭晚年比較均勻,也比較穩妥的作品,這個是不可否認的。







《贖罪》劇照





我們回頭看他之前的作品,比如《贖罪》,我覺得是非常好的故事,非常有意思的概念,但是我們看《贖罪》裡面很多行為非常不均勻,我們能感覺到那個年齡裡面麥克尤恩試圖做到最好,但是依然會有很多的局限和困難。





再到他青年時代的作品,青年時代的作品非常鋒利、非常有力量、非常酷、非常獨特,但是作品裡面也有那麼一點點模仿的痕跡,以及很多時候的一種偏執的,因為偏執而產生的比較單一的東西。





在麥克尤恩身上我們能看到不同時代裡面他的發展,在不同的年齡裡面所產生的變化。我在飛機上一口氣讀完它,感覺裡面沒有什麼地方要停下來,直到一口氣讀到結尾,這個確實是這本書給我們帶來的一個問題,它的餘味到底有多足。但是我認為這個主題,在調性上依然是調子很灰的很黑暗的東西。在我看來法律並不是這本書談論的全部或者最重要的主題,他依然還再談話幾個更大的或者人類總是遇到的主題,比如說救贖,女法官希望給孩子帶來一種救贖,這種救贖是一種最理智的、最穩妥的、最周全的來自法律的救贖。她能夠付出這樣一個東西,但也僅此而已,除此之外她退到法律的簾幕之後,沒有對這個孩子給予繞過法律的,非常溫暖的需求。









男孩在詩裡面說憎恨所有把我的十字架打碎的人,因為男孩原來是有信仰的人,通過這個案子之後他失去瞭信仰,這裡面他恨的人不僅僅是法官,他還恨他的父母,但是他去找法官的時候,試圖在法官身上,因為對這個人一定有個人情感上的吸引,所以他試圖把法官拉向自己,把她區別於他的父母。可是最後這個法官依然退回到他憎惡的對面那個人群裡。所以這個小說裡面,盡管我也不是太懂法律,尤其是英國的法律對我來說會造成一點點閱讀的困難,但是我會覺得在救贖,包括在感情的層面上,我還是會動容,而且他的這種基調是麥克尤恩一以貫之的。





止庵:我自己覺得,我讀瞭這個小說之後,覺得這部小說的主角並不是這個男孩,而是女法官的丈夫。這個故事是關於他們傢庭的故事。那個男孩隻是這個故事突然闖進來的一個人,隻是一個影子。它跟麥克尤恩別的小說更像,他一直關註人的情感問題。這個小說是關於一對夫婦到瞭60歲的時候,他們之間已經沒有感情瞭,甚至連夫婦的行為都沒有瞭,這時候他們還要在一起住。









這個小說開始於丈夫說我要走瞭,因為你不跟我一起睡覺,我現在要找別人瞭,因為這個問題我們兩個一直有問題。所以這個小說始終是以這個為主要內容,雖然這些內容在小說寫的時候並不是最多,但實際上是關於這個事情。





回到剛才的說法,一個有宗教信仰的孩子,他需要輸血,但是他不到年齡,所以由他父母來作為監護人,但是這時候法律可以幹預這個事情,法官站在人道角度上,先讓人活是最前提,所以判定他可以輸血。到瞭小說結尾的時候,這個孩子已經過瞭這個年齡,法律管不瞭我。一個人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決定自己的命運,這個戲劇性對於麥克尤恩有一個特別大的意義。







作者伊恩 麥克尤恩





這個孩子,如果你不去抓住他的話,他就死瞭,他就跑走瞭,你永遠控制不瞭。作為一個讀者來講,原來這個題材對麥克尤恩最大的魅力,就在於這個孩子開始的時候他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然後他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的時候,在這個過程中任何小的挫折對他來講都是一個影響,假如這個法官不像情人一樣接待他的話,他就喪失整個世界,這個世界對他關上門。這個巨大的戲劇性對麥克尤恩來說是有巨大的吸引力,他才寫出這麼多故事。





頓悟,要麼讓我們從困惑中解脫,要麼讓我們喪失信仰



張悅然:我看這個小說的時候,因為前面都特別舒服,特別順滑,忽然到一個點,我意識到這是一本我認為很好的小說,是146頁,男孩第一次給法官寫信,他看到他父母哭,他一開始認為他們是難過,後來才意識到他們是喜極而泣,那一刻男孩完全崩潰瞭,為什麼?對他來說變成他的父母是在表演,所有的對於宗教的相信其實是一種表演,他們覺得好象有一雙眼睛是上帝的眼睛在天上看著他們,如果這時候他們說捍衛孩子的話就會下地獄,所以他們要把所有的戲演到最後,把所有責任賴到法官身上。





這一刻男孩忽然意識到成人的世界是什麼樣,父母是什麼樣的,不僅僅是不相信宗教的問題,而是他在以利己的方式,以保護自己的方式,去面對著宗教、面對著自己的傢人。所以那一刻孩子整個世界崩塌瞭,我們不能說孩子最後捍衛宗教理念是一點點都沒有受到動搖的,我覺得是有的,但是孩子依然是希望他不能變成和他父母一樣的人。







台中商標註冊

這個點對我來說確實使我有特別大的觸動,因為我非常在意小說裡面的這種頓悟性的時刻,這種時刻到來會使整個人,他所看到的世界完全不一樣,他依然在這個角度,依然在這個身份裡打量世界,但是他看到的世界完全不一樣。我們人生中總會有幾個這樣的時刻,這些時刻也許是好的,至少它使我們脫離原來那個圍困著我們的自我,但也可能是非常糟糕的,因為它會使我們失去信仰。這一刻對我們是一種解救,也是對我們的一種放逐,接下來我們要走什麼樣的路。





這個男孩後面有點像流浪的感覺,因為他失去瞭原來對他的保護,他需要重新選擇,他有自由瞭,需要重新選擇,但是他迷惘瞭,不知道應該做什麼事情,所以他才尋求女法官對他的庇護。所以這個時刻特別重要,這個時刻的存在是這本書特別打動我的點。







本文由出版社授權轉載,整理自《兒童法案》發佈會講稿





《兒童法案》



(英)伊恩 麥克尤恩/著郭國良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7年3月









點擊標題查看以往精彩內容



壓根就沒有“正宗”這回事兒



坂本龍一:我並沒有刻意想成為音樂人



用最復雜的方式,講述中國故事



政治,經濟,歷史,文學,藝術,學完這些,再來談時尚



那條街聞上去, 有廚房和皮革的氣味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及紙城二維碼。



投稿及合作郵箱:chenliping@eeo.com.cn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arrow
arrow

    ryh130m6t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